第二天清晨,七支战队代表齐聚联盟会议厅。这是首次由非选手身份的人主导的技术交流会,而主讲者,是然扶薇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穿着深灰色西装外套,发丝整齐挽起,站在投影幕前,神情平静却不失温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三年前,我提交‘情感同步辅助系统’立项申请时,被问的第一个问题是:‘你觉得荣耀需要共情吗?’”她停顿片刻,目光扫过全场,“我当时回答:‘不需要。荣耀只需要胜利。’”

        台下有人轻笑,气氛略显松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但现在我想改写那个答案。”她按下遥控器,大屏切换成一段视频??是微草队内日常训练的画面,高英杰失误后低头自责,杜明拍他肩膀说“再来”,小陈递上一瓶水,王杰希默默站到他身后,帮他调整走位角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荣耀确实追求胜利。”她声音清晰,“但让我们坚持到最后一秒的,从来不是积分榜上的数字,而是身边那个人的眼神、语气、心跳频率。这些看似无关胜负的数据,恰恰构成了最强大的算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新杰举手提问:“如果情感成为变量,如何防止失控?比如过度依赖、情绪传染导致决策偏差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问得好。”她点头,“所以HeartbeatSync不是消除差异,而是建立共振机制。它不会替任何人做决定,只会提醒你:此刻,你的队友正在经历什么。是否倾听,由你自己选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叶修靠在后排椅背上,叼着棒棒糖,眯眼笑道:“换句话说,这玩意儿其实挺挑人的。没真心当彼此是家人,用了也是白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如此。”然扶薇看向他,“技术只是放大器。它放大的,是你本来就在做的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会议持续到午后。散场时,多支战队主动留下联系方式,希望引入基础框架。然扶薇一一记录,却反复强调一句话:“你们可以借鉴结构,但核心锚点必须由你们自己生成。没有真实经历的情感连接,再完美的代码也只是空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