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琰说道:“去岁时,陛下令释河北释奴,虽粗有成效,但未触及根本。而今宜当再下释奴令,让州郡官以出奴多少为课考业绩,不达者则免官。厉行律法下,人口当年年岁增。”
神武二年时,在崔琰的建议下,张虞在河北颁布释奴令,主要针对的对象乃是袁绍时期卖身为奴,或因战乱为奴者。去年至今年,河北大体析出奴隶三万老弱,略有些成效。
而今随着巴蜀平定,户部尚书崔琰希望能够将释奴令的范围扩大,乃至辐射全国州郡。
“今天下未安,却令州郡释奴,恐会令豪强、大族不满!”钟繇担心道。
“非也!”
崔琰不畏丞相钟繇,直言不讳说道:“天下稍安,陛下武功威加海内,山寇宗贼闻风丧胆。故不趁势为之,不知丞相欲待何时?”
第三百零八章伐南与释奴
说着,崔琰向张虞作揖,说道:“昔光武未安天下,便数下释奴诏。及下巴蜀,光武六下释奴令,天下民众由此纷出。陛下治中国以来,仅去岁首下释奴令。陛下开创基业,今岂会不及光武哉?”
刘秀作为小地主出身,深知民间隐匿奴隶情况,因此刘秀对释放奴隶的态度非常积极,在曾连续三年下诏释奴,且释奴的范围不断扩大。
如灭公孙述时,刘秀根据巴蜀内部奴隶众多情况,专门下诏赦免巴蜀奴隶,鼓动巴蜀奴隶倒戈。
故考虑到今下情况,张虞选择采纳崔琰之见,继续加大释奴力度,说道:“中国广袤,郡有百数,而人口单薄,其中必有隐匿。今天下既安,朕为黎民而计,当广释奴隶。”
“诏殷、海、幽、并、司、雍、凉七州,自汉末而为奴者,一切免为庶人,卖者无还钱。兖、豫、青、徐、荆、益六州因兵事而奴者,或诉讼在身,但非死囚者,一律赦免。以上民众准许自行归乡,州郡不得阻挠。而大族、豪强阻者,以抗拒罪治之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