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天心中一阵狂喜。瞌睡来了送枕头!自己正准备在兖州大搞屯田,这位曹魏屯田制的首倡者和奠基人,就自己送上门来了!历史上,若非枣祗在许昌屯田,为曹操提供了海量的粮草,官渡之战的结局恐怕犹未可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立刻将他带来见我!”叶天毫不犹豫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片刻之后,郭嘉便带着一个身穿黑袍,眉清目秀的年轻士人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那青年不过二十出头,身上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,见到高坐主位之上的叶天,眼神中既有激动,又有敬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人枣祗,参见大将军!”枣祗一见到自己的偶像,当即激动地跪拜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叶天快步上前,亲自将他扶起,温言道:“先生不必多礼。我听奉孝说,先生于农业屯田一道,有经天纬地之才,此事当真?”

        枣祗闻言,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,抬头挺胸道:“回大将军,若论此道,祗不敢说天下第一,但放眼当世,能胜过祗者,恐怕寥寥无几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有此自信,方为大才!”叶天大笑,“既然如此,我便考校你一番。如今我初得兖州,百废待兴,流民遍野,荒地无数。若让你在兖州主持屯田事宜,你当如何施为?”

        叶天当即就屯田制的具体方针措施,以及如何在兖州这片复杂的土地上推行,

        向枣祗提出了一系列尖锐而实际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叶天抛出的一系列关于屯田制的尖锐问题,枣祗非但没有丝毫慌乱,反而双目放光,侃侃而谈。从如何清丈荒地、招募流民,到如何分配耕牛农具、制定税收比例,再到如何兴修水利、防治灾害,他都对答如流,条理清晰,见解独到,显然早已对此有过无数次的深思熟虑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