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器的改良问世,本来就该归功于少府,李世民只是起了一个“万恶的甲方”的作用。
秦王有令,少府不敢不全力支持,所有能空出时间的陶匠都参与了长公子的第一次产品规划会议,并开会开得生无可恋。
“我要一种非常漂亮的、像玉一样的瓷器。”
底下鸦雀无声,好一会儿之后,少府令王绾试探道:“大秦不是有瓷器吗?”
“不,那种不好看。”李世民一口否决。
对,大秦是有瓷器的,但陶器才是主流。可能是瓷器取材和质地的问题,加上烧制温度不够高,工艺很简单,至于成品嘛,大多颜色暗淡,灰扑扑的,乍一看跟陶器差不多,说好听点叫稳重简朴大方,说难听点,一个字“土”。
这当然不符合李世民的审美。
诸位陶匠跪坐着,看向站在小凳子上的公子——那凳子也是少府造的,更高更宽更稳定,才能让矮小的公子稳稳当当站上去,和他们交代他的要求。
“我要的瓷器,必须有玉的质感。”甲方大放厥词。
乙方代表王绾硬着头皮问:“泥土造的东西,如何才能有玉的质感呢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