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音落下,周会宁看着眼前这群人,在心中悄悄叹了口气。她知道,在朝野残酷的权力倾轧中,公道是非最是廉价。可当满朝无人肯为公道辩白时,她仍感到有些难过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她要拥有眼前这些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诸位可曾想过,”她声音不高,却莫名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,“三年前雎朔入寇,二十万东山军折损过半,十不存三。如今新编的艮山军既要镇守莒山关,兵力早已捉襟见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的目光扫过众人,观察着他们脸上的神情,仿佛在翻阅一本本摊开的书。而她话语间勾勒出的边防困局,也随之浸透了每个人的思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此时若再分兵援救洼姚,京畿防务必然空虚。”她的声音依旧轻轻落下,厅内唯有呼吸声、风声与之相伴。而紧接着,她话锋一转,便如旱天惊雷,击碎了一切幻象。“那么,我有第二问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背负背弃属国的千古骂名,与牺牲一个留侯、换取边境暂时安稳之间,你们会如何选择?那些朝中的大人物,又会如何选择?”

        一股急流席卷而来,震撼的表情出现在司马明的脸上,出现在余居的脸上,出现在所有人的脸上。他们僵立在原地,唯有紧紧收缩的瞳孔,映照着跳动的烛火。

        身为大齐子民,谁能忘记当年雎朔突袭边境的惨烈?大齐军民的血泪尚未干涸,阵亡将士的枯骨仍埋在荒野之中。打残的东雍军、仓促新编的艮山军……不过寥寥数语,众人便恍若看见大齐王朝上空,那片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的阴影还未散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从未想过,那场尸横遍野的战争,竟会与御史台弹劾留侯之事暗藏关联。直到这位林夫人点破其中关窍,众人才骤然惊觉:原来战争的创伤与朝堂上的权力倾轧,从来都是一张紧密交织的网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小娘子说得不错,这是一场构陷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