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窗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暮汉昭唐 >
        张漳所说之方略,与包税制近似。朝廷通过管理三韩诸部首领而收税,部落首领直接管理部落百姓,这将能大大节省朝廷官吏与部落民众之间治理成本。而所谓的封建制度,无非是官吏取代了部落首领,直接管辖下属百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善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虞微微颔首,满意说道:“治国如烹小鲜,需依法而治,因地制宜,委任良吏,能使边鄙之地顺服。圣朝治政当三法并行,中原可依户收税,新征之地依包税收赋,边远之地以兵丁代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朝的疆域太大,注定不能依照一法治世,需要用不同的律法适应不同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,明朝花费七十亿收安南,但因治理不当,导致安南反复。朱瞻基因投入太大,遂在他的主持下,明放弃了安南。而若治理得当,安南并非不能重归华夏统治。

        明为何治理安南失败?

        其原因有三,其一,灭安南之后,明朝统计出汉蛮人口五百多万,其人口为四川的两倍,远超明朝在册户籍的十分之一。如此庞大的人口,注定无法温和吞并。

        观唐灭高句丽,汉灭百越,其因当地人口多,为了维持中原王朝的统治,将大量原住民迁至中原,以保证中原王朝对边鄙之地具有人口上的巨大优势。因此欲将化外之地收复,必须减少当地人口,或迁徙,或屠杀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二,明朝治理安南时,步子迈太大,作为新复之地,明朝并未照顾当地豪强利益,而是粗暴采取郡县制,由朝廷遣官吏直辖安南。而若想好生治理,必须要先经历土官世袭阶段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三,因安南为化外之地,朝廷所遣官吏大多是升迁无望之人,故上任之后,常在安南横征暴敛,其与东汉治理陇西羌部操作近似。故欲治安南,非遣熟悉民情,才能出众之辈不能胜任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