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河北渠成,中原诸州水渠未建,或能借平东南之际,疏通旧时河道!”张虞说道。
“今文远将军在豫州,不如其疏通河水以注淮河,便于后续中国之兵粮流注淮水。”杜畿建议道。
“可!”
第三百零九章运河
张虞说道:“汝、颍二水经豫州,流注淮水。中原发兵粮,必经以上二水,故可让张辽修缮之。”
或许受后世观念影响,张虞对交通的通达非常看重,故对河水漕运的开凿、疏通颇是热衷。毕竟漕渠修缮不过度,便是利国利民之物。
不仅于此,漕运有个不为人知的作用,即是地方治理情况的晴雨表。
运河不单单只有运输功能,更负担着沿岸田亩的灌溉,及发展沿途城市的重任。故可用‘舍运道而言水利易,兼运道而筹水利难’来概括运河工程的复杂程度。
如北宋三易回河,便是典型的失败案例。黄河在唐后期起,便经常瘀堵,北宋为了解决黄河变道问题,希望能引黄河东注,然因各种原因,最终导致了治河失败。
然经三次的治理失败,最终导致了富冠海内的河北,变为千里无鸡鸣的贫穷地区。其中北宋花费了几乎一半的国家财政用于治河,变相导致了北宋的灭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