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贝克不解地问道:“我们这可是按照中餐的菜谱,输入到程序里,所有步骤,以及食材和调料的分量,都是准确无误的,怎么做出来的味道,和你所习惯的相差甚远呢?”
贾二虎解释道:“先不说个人的口味,因为一人难合百人意,同一个中餐厨师做出来的菜,有的人喜欢,有的人不喜欢。
单单只说烹饪方式,虽然通过程序制作出来的菜肴,极具标准化,但再先进的芯片和程序,也不如人类大脑的随机应变。
比如西红柿,大棚里和大棚外种植的是不一样的,烹饪的时间也不一样。
春夏秋冬4个季节,西红柿本身的味道也不一样,所以放入调料的分量要有所增减。
像这盘西红柿炒蛋,夏天恐怕一两分钟就可以起锅,冬天的话,至少要三四分钟。
还有,如果是夏天,根据人的口感和消耗需要,可以有更多的汤汁。
冬天则恰恰相反,汤汁可以少一点,可以避免被快速冷冻。
另外就涉及到烹饪技术问题,即便是同样的食材,同样的季节,同样一个人食用,厨师在烹饪的过程,也要时时掌握烹饪的时间。
这个时间是没有定论的,完全就是拼厨师的经验,今天这道菜可能只需要一分半钟,明天有可能需要两分钟,后天则只需要一分钟。
这么跟你说吧,西餐之所以没有中餐好吃,那是因为西餐可以批量化,用程序去控制没有问题。
而中餐的魅力就在于个性化,相同的菜肴,出自不同厨师之手,味道完全不一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