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热闹也是拍子。”朱瀚笑,咬一口,芝麻和葱香在舌尖开,“拍稳,人就散不乱。”
红绳在晨风里斜斜晃,昨日孩子们加的一小段被白榆重新理直,绳节打得实,摸上去像一颗扣在心上的结。
木牌上用炭写了三个字:“一尺半”,字不俊,却沉着。
竹棚下,桌板被擦得泛亮,凳子多了两条脚,被王福加了夹榫,再坐也不晃。
人一拨拨来了,有新面孔,也有昨天站过三十步的。
石不歪猫一样半眯着眼,手里捏着一颗枣核,谁一急,他就用枣核轻点桌面:“停。”
那一点比一声大喝更有力。
陆一丛照例把鼓压在桌脚,自己深呼吸,眼皮不抬,像在守一个看不见的拍子。
顾辰背着小板,板上只有线,偶尔抬头,眼里有光,却不抢话。
沈老把二胡搁在膝上,就像把一口井搁在心上。
第一个走到红绳前的是一位老木匠,背着半截拆下的门扇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