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到了百货商场,空中有一根根绳索网罗,这就是六七十年代开始用的“钢丝结账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卖糖果柜台的人说了一句,“结账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金属夹夹住了手写的单据还有顾客交的钱和票,售货员把夹子用力一甩,这夹子就顺着钢丝飞到了收银台。

        收银台的会计取了夹子以后,算好价格,确认收款额以后加盖公章,再把东西给甩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几十年后,这种结账方式已经看不到了,傅明彦看着一根根钢丝目光里有些怀念。

        傅明彦没去找卖缝纫机的售货员,而是让人帮忙喊仓库的吴师傅。

        傅明彦有后世的记忆,知道吴师傅还有一层身份,那就是给人做牵线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人想买东西没有票,有人想把多余的票换出去,就可以找这位脸上带着一点痦子的吴师傅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师傅见着是两个年轻的后生,拿着搪瓷缸,眼皮子也不抬,慢悠悠地说道:“结婚吗?想买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用买什么东西。”傅明彦说道,“想卖一张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傅明彦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缝纫机票。递给了眼前的吴师傅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