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总工意味深长地说:“所以,这个结构设计不是问题,对吧。那,还有什么问题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所长:“刚度与灵敏度这两个特性没法同时满足。高刚度可减少弹性体变形,提高测量稳定性,但会降低应变片的信号输出灵敏度;高灵敏度则要求弹性体更柔软,但易受外力干扰变形。这两个本来就是矛盾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程时:“那就在材料选型上多下功夫。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。比如钛合金TC4的弹性模量约110GPa,铝合金7075的弹性模量约71GPa,再结构参数的精确计算,在刚度与灵敏度中找平衡。我只是举个例子,因为我就知道这两种材料,我们自己能生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其实他知道的先进材料远比这个多,可是再多说也没有用,因为那些现在就算踮起脚尖也够不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所长:“还有。工艺制造的精度达不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苏总工:“呵呵,这个就刚好是他的专业了。你做不了找他。他能帮你做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程时:“如果是粘贴工艺和封装技术,难度是会大一点。不单单是材料达不到,车间自动化和工人的技术水平都达不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所长:“还有算法,标定技术、核心材料、高精度应变片等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卡脖子的技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条路果然走不通......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